数字技术有助于中国戏曲电影的正确定位和创新
最近,中国戏曲电影《风雨同仁堂》作为一部具有代表性的电影"2020年首届艺术联合会歌剧电影展览",引起了学术界和工业界对中国歌剧电影创新和发展道路的讨论,在十五号在北京举行的歌剧电影论坛上,专家们讨论了数字技术在歌剧电影创新中的作用。
歌剧电影在中国电影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,中国电影史上许多"第一"电影都与戏曲电影有关。中国戏曲学院戏剧系主任谢保良说,中国第一部电影"定军山"拍摄了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谭鑫培表演"三国演义"时的一段片段;影片中穿插的几部歌剧把电影"宋女红牡丹"推到了"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"的宝座上;中国第一部彩色电影"生与死恨"也是一部歌剧电影。
参加参展的京剧电影"铜仁厅",在银幕上放映了"同仁堂"的故事,这是中国传统医药行业的老京剧,以精粹京剧的艺术形式出现。与以往的戏曲电影不同,这部电影在拍摄中首次使用了数字虚拟技术,更好地展现了100多年前北京前门栅栏的外观,恢复了历史的真实,既保留了京剧的魅力,又增添了视听技术所带来的视觉冲击力。
在银幕上呈现歌剧的美,有利于中国文化的传承和戏曲艺术的普及。运用数字技术对电影视听语言进行创新,可以实现传统戏曲舞台表演无法实现的突破。马崇杰主任说。
京剧表演艺术家赵葆秀说:"在历史上,一些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通过歌剧电影的形式传承下来。"今天,歌剧艺术和歌剧文化能够以电影的形式传播是一种祝福。当然,对于参与这部电影的京剧演员来说,他们也面临着与舞台表演不同的挑战。
中国电影评论协会会长饶树光认为,数字技术的运用应该在与观众的良性互动中发挥更大的作用。"毕竟,技术服务于内容表达,不能颠覆电影的审美本质。如何通过科技与观众建立"社区美学",让越来越多的年轻观众了解过去的经典,是一个值得中国戏曲和电影创作者思考的问题。

